钱总强行批款给捷达后,整个项目的节奏明显加快了。
李副总几乎天天都待在公司,催促我完善各种技术细节。
还安排了与风华科技的第一次正式方案提报会。
这天下午,李副总拿着一份采购合同的模板扔在我桌上。
“程诚,这是我们和捷达配件的采购合同,你再过一遍。”
“没问题的话就安排法务盖章。”
我拿起合同,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。
这是一份精心设计过的合同,里面充满了文字游戏。
只模糊地写着“提供符合风华科技项目要求的核心部件”,却通篇没有出现“德国莱茵动力原厂”的字样。
一旦出了问题,他们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。
“李总,这份合同不行。”
我直接指出了问题。
“我们必须在合同里明确规定,所有部件必须是莱茵动力原厂正品。”
“并且要求对方提供原厂证明、授权证书和海关报关单。”
李副总的脸立刻拉了下来。
“你有完没完?我说了捷达就是内部渠道,哪来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证明?”
“你要是信不过,可以自己去验货!”
“我信不过的不是货,是这份没有保障的合同。”我坚持道。
“如果风华那边追究起来,这份合同保护不了我们,也保护不了公司。”
“保护公司?”他冷笑一声。
“程诚,你是不是还没搞清楚状况?现在是我让你签,不是在跟你商量!”
“钱总已经授权我全权处理这个项目,你要是不签,就是违抗命令。”
“耽误了项目进度,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?”
他把钱总搬了出来,这是最后的通牒。
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,看向我们这边。
看着李副总那张势在必得的脸,我殷勤地笑了笑。
“李总,您说得对,是我考虑不周。”
李副总愣了一下,没想到我竟然不再辩驳两句。
我换上一副幡然醒悟的表情。
“但是,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司,也为了让您和钱总更放心。”
“我建议在合同后面加一份技术补充协议。”
“补充协议?”
李副总皱起了眉,一脸警惕。
我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我早就准备好的文档。
“这份补充协议不涉及品牌和来源,只从技术角度,对核心部件的各项指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。”
我把文档展示给他看,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技术术语和数据。
“这些标准都是我参照莱茵动力官方公布的最高规格手册来制定的。”
“只要捷达的产品能达到这些标准,那就算不是原厂也胜似原厂。”
“风华科技那边绝对验不出来。”
我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,完全是站在为他们着想的角度。
李副总这种人,对技术一窍不通。
看着那些天书一般的数据,早就头晕眼花了。
他听我这么一说,觉得很有道理。
“行,就按你说的办!”
他大手一挥:“把这份补充协议附在主合同后面,一起盖章!”
“好的,李总。”
我当着他的面,将这份补充协议打印出来,附在了采购合同的最后一页。
在协议的末尾,我还特地加了一条:
【为确保交付产品符合本协议规定的技术标准,甲方(我方公司)有权在产品交付时,邀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,或品牌原厂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抽检。】
李副总扫了一眼,没看出什么问题。
他不知道,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是我埋下的定时炸弹。
他立刻打电话给捷达配件那边,让他们过来签字盖章。
看着他兴高采烈的背影,我回到座位。
目光平静地看着电脑屏幕上,下周三与风华科技的方案提报会日程。
所有的棋子,都已就位。
大戏,即将开场。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